先導活塞式減壓閥靜態和動態特性 先導式減壓閥在中高壓氣液動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由于其靜態和動態特性對整個回路的工作狀態有明顯影響,因此,需對減壓閥的工作特性進行研究。針對典型結構的先導式減壓閥,建立其數學模型和仿真模型,根據仿真結果對其輸出壓力、流量等靜態和動態特性進行分析,可對減壓閥的工作狀態和內部機制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先導活塞式減壓閥.該閥的主要技術特征是在已有先導活塞式減壓閥結構的基礎上,將原來開在主,副閥體上相接構成的反饋壓力信號進,出口通道去掉,改為由外接于閥體上的兩根反饋管代替,因而不僅使加工制造容易,結構合理,體積小,重量輕,調壓性能好,而且清洗,維修更為方便,可廣泛用于對空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炔和惰性氣體等介質的輸送.  先導活塞式減壓閥靜態和動態特性仿真結果表明:
減壓閥是一種利用氣液流經閥口節流作用產生壓力損失從而使出口壓力( 二次壓力) 小于入口壓力( 一次壓力) 的壓力調節閥,內部通常利用結構元件作用和壓力差的平衡從而保持穩定輸出壓力。定壓輸出減壓閥從結構上可以分為直動式減壓閥和先導式減壓閥。先導式減壓閥雖然結構復雜,但在靜態特性和穩定性上優于直動式減壓閥,在中高壓氣液動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減壓閥的靜態和動態特性對于整個回路系統的工作狀態有明顯影響,因此,在液動系統設計中,有必要對減壓閥的工作特性進行研究分析。 
1、先導活塞式減壓閥靜態和動態特性的基本結構 先導式減壓閥主要由壓力調整機構( 先導控制閥) 和流量控制機構( 主閥) 兩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先導式減壓閥的輸出壓力通過調整先導閥調節螺栓改變調壓彈簧的彈力得到。一次壓力油液從進油口進入高壓腔,經過主閥芯與閥套間的節流縫隙,得到二次壓力,然后從出油口流出。二次壓力腔通過小孔或溝槽與主閥芯底部容腔相通,且通過主閥芯中部阻尼孔流入主閥芯上部容腔,進而利用通孔將液壓力作用于先導閥的錐形閥芯上。 
當二次壓力小于最小設定輸出壓力時,先導閥的閥芯關閉,主閥芯在平衡彈簧作用下處于位置,此時主閥芯與閥套的節流縫隙,控制窗口處于全開狀態,主閥芯阻尼孔中無油液流動,進出容腔短接,減壓閥處于非工作狀態。當二次壓力升高時,先導閥前腔壓力高于調節彈簧力,則先導閥打開, 產生先導流量, 主閥閥芯底腔壓力升高,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平衡彈簧力向上移動,主閥芯與閥套的節流縫隙減小,即控制窗口減小,二次壓力降低,經過相互作用,直到作用在主閥閥芯上的液壓差與平衡彈簧的彈力在新的位置上達到平衡為止。 利用進行仿真具有建模簡便、模型精確、運算快捷的優點,能夠有效節省試驗和設計成本。當減壓閥的輸出壓力較高或通徑較大時,用調壓彈簧直接調壓,則彈簧剛度必然過大,流量變化時,輸出壓力波動較大,閥的結構尺寸也將增大。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可采用先導式減壓閥。 
先導式減壓閥的工作原理與直動式的基本相同。先導式減壓閥所用的調壓氣體,是由小型的直動式減壓閥供給的。若把小型直動式減壓閥裝在閥體內部,則稱為內部先導式減壓閥;若將小型直動式減壓閥裝在主閥體外部,則稱為外部先導式減壓閥。 內部先導式減壓閥與直動式減壓閥相比,該閥增加了由噴嘴4、擋板3、固定節流孔9及氣室B所組成的噴嘴擋板放大環節。當噴嘴與擋板之間的距離發生微小變化時,就會使B室中的壓力發生很明顯的變化,從而引起膜片10有較大的位移,去控制閥芯6的上下移動,使進氣閥口8開大或關小、提高了對閥芯控制的靈敏度,即提高了穩壓精度。 
先導活塞式減壓閥靜態和動態特性主要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 公稱壓力(Mpa) | 1.6 | 2.5 | 4.0 | 6.4 | 10.0 | 16.0 | 殼體試驗壓力(Mpa)* | 2.4 | 3.75 | 6.0 | 9.6 | 15.0 | 24 | 密封試驗壓力(Mpa) | 1.6 | 2.5 | 4.0 | 6.4 | 10.0 | 16.0 | 至高入口壓力(Mpa) | 1.6 | 2.5 | 4.0 | 6.4 | 10.0 | 16.0 | 出口壓力范圍(Mpa) | 0.1-1.0 | 0.1-1.6 | 0.1-2.5 | 0.5-3.5 | 0.5-3.5 | 0.5-4.5 | 壓力特性偏差(Mpa)△P2P | GB12246-1989 | 流量特性偏差(Mpa)P2G | GB12246-1989 | 至小壓差(Mpa) | 0.15 | 0.15 | 0.2 | 0.4 | 0.8 | 1.0 | 滲漏量 | X/F(聚四氟乙稀/橡膠):O Y(硬密封):GB12245-1989 |
*:殼體試驗不包括膜片、頂蓋 
主要零件材料 零件名稱 | 零件材料 | 閥體 閥蓋 底蓋 | WCB/FCB* | 閥座 閥盤 | 2Cr13/304* | 缸套 | 2Cr13/25(鍍硬鉻)/304* | 活塞 | 2Cr13/銅合金/銅合金* | 活塞環 | 合金鑄鐵/對位聚苯* | 導閥座 導閥桿 | 2Cr13/304* | 膜片 | 1Cr18Ni9Ti | 主閥 導閥彈簧 | 50CrVA | 調節彈簧 | 60Si2Mn | 密封墊(X/F型號) | 橡膠/聚四氟乙稀 | 導閥體 導閥蓋 | 25/304* |
流量系數(Cv) DN | 15 | 20 | 25 | 32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500 | Cv | 1 | 2.5 | 4 | 6.5 | 9 | 16 | 25 | 36 | 64 | 100 | 140 | 250 | 400 | 570 | 780 | 1020 | 1500 |

此時,二次壓力為設定輸出壓力,而先導閥的閥芯處于微小開啟的平衡狀態,而經先導閥流出的油液流回油缸。當輸入壓力或油液流量在一定范圍變化時,由于主閥芯與閥套間的節流縫隙變化相對量較小,且滑閥面積較大,可以使得輸出壓力始終保持在設定壓力附近,穩定性較好。 
4、先導活塞式減壓閥靜態和動態特性結論 利用AMESim 對液動系統中常見的先導式減壓閥進行建模仿真,具有建模簡便、模型精確、運算快捷的優點。基于仿真結果進行靜、動態特性分析,對減壓閥的工作狀態和內部機制可做到更細致全面的理解,有效節省試驗和設計成本。 |